2025年5月29日

無懼貨幣政策、關稅變數 劉揚偉宣示:鴻海今年營收必破7兆

一、前言:鴻海強勢宣示營運目標

2025年5月,在鴻海股東會上,董事長劉揚偉公開表示:面對全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與關稅波動風險,鴻海「今年營收一定會超過新台幣7兆元」。這句話不只是對股東的保證,更展現了鴻海在AI伺服器與電動車雙主軸驅動下的強勁營運信心。

這篇文章將解析劉揚偉此宣示背後的產業脈絡、實際數據支撐,以及未來投資人應如何看待鴻海營收與轉型成長動能。

二、全球經濟逆風,鴻海為何仍有信心?

1. 貨幣政策與利率變數

2024年以來,美國聯準會暫緩降息,維持高利率水準。全球資金面偏緊,科技資本支出普遍保守。多數製造業者皆採「謹慎觀望」態度。

2. 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

中美關係緊張,電子產品出口稅率上升、供應鏈區域重組持續中。然而,鴻海在墨西哥、印度、越南、捷克、台灣等地均有生產基地,具備「全球在地生產」能力,能有效避開單一市場風險。

三、AI伺服器爆發力是營收主因之一

1. Q1營收、獲利亮眼

2025年第一季鴻海營收1.64兆元,年增24%;EPS為3.03元,年增91%,寫下歷史同期新高。

2. AI伺服器貢獻成長動能

與NVIDIA深度合作,代工GB200伺服器、NVL72機櫃平台。

AI伺服器第一季出貨年增超過50%,預估全年AI伺服器營收將超過1兆元。

預期Q2將進一步放量,連續兩季拉動整體營運。

AI基礎建設推升伺服器需求,鴻海在此波趨勢中站穩全球供應鏈核心,亦為推升全年營收的重要支柱。

四、電動車事業邁入量產

1. Model B正式亮相、年底開賣

鴻華先進推出Model B電動車,預計年底量產銷售。

三菱合作案簽約,預定2026年由鴻海設計、裕隆代工,打入紐澳市場。

2. 三電零組件產能到位

高雄電池與電控模組廠已投產。

預估2025–2026將逐步貢獻電動車營收。

鴻海電動車布局正從研發階段進入實際交付、出貨的轉換期,雖然短期營收占比尚小,但中長期成長潛力不容忽視。
五、財報與股東權益穩定成長

鴻海2024全年EPS達11.01元,配息5.8元,殖利率超過3.5%。

負債比低、現金流穩健,2025年仍維持高現金股利政策。

股價自2023年低點反彈超過50%,反映轉型成果與市場信心。

「營收創高、獲利穩健、配息不減」將是鴻海持續吸引價值投資者的關鍵條件。

六、結語:投資人該如何看待7兆承諾?
鴻海董事長的「營收破7兆」宣示,不只是口號,更是基於AI伺服器出貨爆發與電動車逐步落地兩大成長引擎的實據。雖然外在變數依然存在,但鴻海的全球產線彈性與科技轉型正展現出競爭力與韌性。

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,鴻海具備:

穩健的財報與配息紀錄

AI、EV 雙主軸中長期成長性

低估值(P/E約12)+高殖利率優勢

投資鴻海,不再只是投資代工,而是押注科技基礎建設的未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